2016年11月28和30日两天,北京大学和印度金德尔大学(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两校师生联合发起自费拍摄《中印雾霾追隐》综合影片摄制组招聘现场在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获得首都高校大学生热情追捧。
一、两国两校师生筹划自拍雾霾系列片
中印两国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占世界人口近40%,但同时都受雾霾环境的困扰。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曹和平教授团队与印度金德尔大学法学院波波夫斯基(Vesselin Popovski)教授团队联合发起环境治理国际科研小组,并商定自费筹拍《中印雾霾成因追隐》序列综合片,以唤醒两国社会的科研及法律治理的关注。影片拍摄的启动资金由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科研团队筹集。
今年7月13-28日,印度方师生一行六人来中拍摄雾霾资料,其初步形成的剪辑短片在北大老师同学中引起关注。北京大学学友经济研究社发起中方摄制组的招募活动,得到了来自首都不同高校和专业同学的积极响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同学积极响应。原计划中方组成师生六人的摄制小组,初期报名人数就超过了63人。在英国交流的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学生陈雪菲在错过面试机会后,专门和面试小组约定视频面试,感动了一大批人。目前,北大方面积极二期筹集资金,将设置组扩大到15-30人,形成综合性、模块化的未来型视频形式。待序列完成后,可在科研学理方向、行政和法管理方向、社会公益方向等多方面积木式模块组合,并且可累积更新,随时代进展而改进和引领。印度方面在暑假期间已经先走一步,形成了初步编辑模块。中方预计在在2017年寒假赴印拍摄。
二、中方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招聘现场气氛热烈
面试活动于11月28日、11月30日在北大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进行。参加面试的同学分别来自北京大学11个院系和其他不同高校。同学们从各自相关的专业、不同的视点出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
本次活动面试主考官由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曹和平教授担任,曹教授号召同学们能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拍、采访拍摄深度挖掘出雾霾的成因及探寻雾霾的治理、解决方案。从不同题材、角度和专业切入,通过长流水线的、模块化的形式使纪录片美到极致、雅到深度、普到生活,能充分唤醒民众及政府意识,用新科学、新法律带给人们治理雾霾的信心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景。
三、同学招聘自拟影片创意:拳拳之心昭然
当我们谈论中印雾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15级本科生 李佳璇
雾霾,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已经从一个遥远的环境学概念,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显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几十个城市中,印度和中国的城市占据了大部分比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两国的青年能做些什么?也许——拍摄一部雾霾纪录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旅程第一站:小试牛刀
在北京大学学友经济研究社的号召下,一批有想法、敢行动的年轻学生开始了雾霾纪录片旅程的第一站。本周来自不同学校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们聚集在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院楼,在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的曹和平教授面前畅谈自己对纪录片和雾霾的观点。曹和平教授是此次中印雾霾纪录片拍摄的带头人。曹教授认为,雾霾不仅属于环境学的范畴,更是一个需要从社会中剔除的“外部性”。参加面试的同学们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看待雾霾的不同视角,因此能够对雾霾的成因与后果发表独到的见解:水利专业的同学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解释雾霾,国际政治专业的同学提到了环境政治学和中印关系,新闻专业学院的同学则从媒体视角看待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在曹教授的鼓励下,大家畅所欲言,知无不谈。
中印合作+清北合璧
此次中国雾霾纪录片的拍摄将由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和印度金德尔大学(O.P.Jindal Global University)合作完成。不久前,金德尔大学已经率领一批印度学生来中国进行调研,学友经济研究社也将在2017年初带领部分中国学生去印度进行初步考察,中印两国青年在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上即将展开令人期待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不仅召集到了北京大学各院系的同学,还吸引了一些来自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曹教授对清华同学的到来非常欢迎,用教授的话说,“北大与清华合在一起,那就是天下无敌了”。中印合作+清北合璧将为雾霾纪录片带来怎样的火花呢?
展望前路
一提到雾霾纪录片,所有中国人都会首先想到柴静在2015年拍摄的轰动国内外的《穹顶之下》。由于主题的相似性,《穹顶之下》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理工科专业的同学认为,柴静纪录片的最大缺陷是过于煽情而导致在科学性上有所欠缺;曹教授也认为柴静的纪录片会“看了之后让人绝望,而不是让人鼓起勇气去解决这个问题”;新闻专业的同学则补充了故事性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性,《穹顶之下》所引起的公众舆论对雾霾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对于中印雾霾纪录片的拍摄前景,教授和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展望——科学性、故事性、完整的逻辑、观赏性与技术性,缺一不可。
雾霾与人类的战斗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无形的硝烟时刻弥漫在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准备好了!
记者 唐 一、李 维(北大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
李佳璇(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指导教师 曹和平(北大经院资环与产业经济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