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季曦副教授受邀参加了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为期三天的“2020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郑州论坛”,并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季曦副教授进行了题为“生态经济学是否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转型提供理论基础”的主题报告。她首先指出,目前在中国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研究中哲学家众而经济学家寡,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者进行了近40年的生态经济实践探索但我们依然只有“生态经济”而没有“生态经济学”这两个事实对她触动很大。她希望借此机会分享自己对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文明的理解,并谈谈自己对生态经济学为什么可以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的看法。
季曦副教授基于经济思想史和科学哲学史等文献的梳理指出,现代生态经济学的创始人从重农学派、古典经济学继承了“重视经济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规律”和“重视经济和人口规模的自然约束”等思想基因,同时基于生物物理学、系统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为这些思想提供了理性而科学的证据。她又从文明演化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文明转型以及生态文明的理解。季曦副教授指出,历史上对文明的划分可以以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效率来划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本质区别在于其飞速提升了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效率。然而,我们面临着一个由“空”到“满”的世界,在人口和经济规模逼近生态极限时,效率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工业文明是建立在以效率提升为解决问题方案的技术经济之上的,而生态文明应该强调生态本底对技术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基础支撑作用,没有了可持久的生态本底,其他一切经济和社会建构都不可能。她认为,无论是价值起点,还是发展目标,生态经济学都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期望非常吻合。可以说,生态经济学应该是最能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需求的一门学科。
在谈到生态经济学如何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季曦副教授指出,我们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探索,但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是必须要有理论的抽象和凝练。她认为,生态经济学应该始终聚焦于一个基本问题——在生态和伦理的双重约束下,人类应该如何转化、配置、分配自然价值与福祉,从而实现持久、繁荣、公平、和平的发展。
供稿: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