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一):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新时代学科发展 |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19-05-29
2019年5月25日上午,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主办的“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在学院东旭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129个重点期刊的180名主编和社长、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和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的师生共计40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设立四个圆桌专题:
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新时代学科发展
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建设
中国期刊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
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新时代学科发展”圆桌专题论坛由北大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副院长锁凌燕主持。《经济纵横》主编、吉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连强,《制度经济学研究》主编、山东大学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院长黄少安,《南开经济研究》主编、南开大学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李坤望,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学术委员会主席平新乔,《中国社会科学》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魏建,《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史教授魏众,《中国工业经济》社长张其仔围绕该主题展开交流。
郭连强主编指出期刊发展呈现数字化、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国际化四个特征,提出学术期刊要给学界办,并打造好四支队伍:第一是编务队伍要跟上期刊数字化的态势。第二是编辑队伍要做好作者和业界专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是由外审匿名评审专家队伍来评价期刊质量,把期刊发表文章的决定权交给学术界。第四是实现办刊专栏组织的专家化,由学术界的顶尖学者来策划栏目并组织文章。
黄少安主编认为学科发展就是有人才,有学术成果,有人才涌现,有学术成果产生。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很快、杂志发展得很快、经济学队伍发展得很快,而进一步将经济学期刊和经济学学科发展联系起来是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
李坤望主编指出中国经济学科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是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经济学研究的中国化,中国问题不断得到国际上的重视,但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体现是方法上的接轨,而研究的思想性却略显不足,学者容易偏重对文献的研究,而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充分,导致结论套路化,还需要不断提高。李坤望主编进一步强调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原创性,这是中国学者的重任。
平新乔教授谈到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若干期刊杂志,并指出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经济学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最有创造性的时期,而近20年中国经济学发展放缓,正是因为缺少创新。平新乔教授进一步指出经济学研究的创新不能过于具体化,过于实际创造不了理论。
王利民常务副总编辑提出“四个努力”,一个是沿着习总书记“5.17”讲话精神努力使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结合起来;二是努力使问题导向与新时代主要矛盾和主题相结合;三是努力使学术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学术相结合;四是努力把现实中的问题变成学术中的议题,再将学科中的论题进一步提升为学科中的命题。打造标志性概念,形成自己的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科与学科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魏建主编谈到学术期刊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科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对新兴学科的容忍度、提高对学术新人的容忍度。经济学期刊服务经济学科要从改变大环境弊端入手,回到最初的有思考、有数据、有现实的基础上。学术生态要进一步调整、进一步优化,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科发展和学术期刊的发展走的更好。
魏众主编认为经济思想史等交叉学科面临一个类似希腊寓言“鸟与野兽”即分类上的问题。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科发展非常有价值,但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方法和范式方面亟待取得突破。期刊既要顺应时代潮流,也要固守优良的传统,期刊的好坏不是自己来评判,而应该交给历史来评判。
张其仔社长认为经济学期刊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期刊服务学科发展需要发挥比较优势,既要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还要立足中国重大的实践问题。张其仔社长进一步指出中国学者除了继承西方的学术传统之外,更要继承中国学术传统。
供稿 | 李宇轩、魏桥乔
美编 | 豆荚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