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光
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副教授
Het@pku.edu.cn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是重大理论贡献。
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如果能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时隔八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再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些论述不仅表明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与决心,同时也开启了对以“绿色经济”为重要内容和方向的未来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探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绿色”提到了15次,“生态”(特指自然生态)提到了39次,“环境”(特指自然环境)提到了22次,这组数据在十八大报告中分别是1次、39次和24次,在十七大报告中则分别是0次、12次和16次。最突出的变化是,“绿色”和“绿色经济”日益成为被关注的热点。
“绿色”是一种发展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绿色经济”就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经济总成。只有坚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绿水青山才有可能转变为金山银山。自近代以来,工业化的迫切发展需求使得国人过度追逐工业规模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使人形成了“经济增长就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等错误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这种错误的对立关系,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科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为那些身处绿水青山之中但暂时相对贫困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振奋人心的响亮口号面前,少部分人也陷入了盲目的乐观和被动的等待,似乎只要守着绿水青山就会自动脱贫致富,只要不破坏自然环境就能抱上金山银山。对此我们应当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绿水青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丰富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遍地绿水青山,自然环境优越,却仍然处在贫穷落后状态。因此,绿水青山并非获得金山银山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
第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过程,本质上是“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化,需要依靠复杂的机制设计和政策环境。必须由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推进。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是要动脑筋花力气从绿水青山中变出来的。
第三,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其基本逻辑是:首先,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使用价值;其次,该环境和资源有一定的稀缺性;最后,有适当的市场机制将对环境和资源的需求通过交易方式实现为居民收入或地方财政收入。
第四,在上述逻辑链条中,目前最大的困难有两点:一是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大多数绿色经济的供给方都在使用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缺少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激发不起有效需求。二是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很难通过市场来直接兑现。由于缺少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制度保障,市场条件下也难以将这些价值可持续地、成规模地变现并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增长。
第五,除了上述两大困难之外,在实践中还有两大工作亟待推进。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避免某些地区坐拥绿水青山却因为营商环境问题被拖累为恶水穷山。这实际上是政府应当承担的工作。另外一方面,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投向绿色经济领域,激发企业家精神和活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金山银山恐怕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真金白银,人民大众的幸福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在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也必须要清楚,绿水青山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私人和地方财富,然而在大多数情形下它还保持着公共品的特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附:作者简介
张亚光,经济学博士,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党委委员、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思想史、经济学学术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数十篇文章,出版《千年金融史》、《中国民营企业启示录》等(译)著作。兼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秘书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