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神,于2003年全面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出台了一系列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就是这一计划的标志性举措。自2003年启动以来,每年评审立项40个左右重大项目,政府支持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2009年9月9日下午3:30-5:00,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教育部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市国务院二招宾馆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杨光司长主持,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贺邦靖,新闻出版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邬书林,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和相关单位及部分课题首席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2005)3个年度首批出版专著34本,刘伟院长2003年获得首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03JZD0011)”,其最终成果《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位列该34本专著之中。刘伟教授是该课题首席专家,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许宪春、孙祁祥、黄桂田、林双林、王跃生、刘怡、李绍荣、蔡志洲、苏剑、张辉等。作为阶段性的成果,围绕“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这一基本问题,近些年已出版专著4部,此外还先后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和《经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34篇学术论文。其中,课题首席专家刘伟教授第一署名的论文11篇,专著1部。
本课题最终成果所形成的专著,其基本逻辑是:首先针对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制度变化做出本质性的分析,同时特别讨论带来制度演进的改革本身发生的突出历史变化,从体制变化和改革本身特点的分析中,明确认识制度变迁的历史价值取向,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标准。然后,根据这种历史唯物主义判断社会生产关系变化正义性、进步性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价值标准,分析中国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增长过程中总量失衡的特殊性,同时考察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总量失衡进行宏观调控的特殊性,进而认识市场化转轨的增长和均衡。再进一步,则是深入考察这种增长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带来的质态提升,通常人们对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扩张的程度怀疑较少,也就是说在较大程度上承认改革带来的增长,但对是否实现了有效发展的确存在较多质疑,本书则根据中国的经验(1978-2008年),一方面分析了中国增长的同时产生的结构高度的演进,同时考察了结构变化形成的结构效益;另一方面从要素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两个方面论证效率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本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体制动因做出剖析,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体制变迁的要求。
本专著的主要贡献或者说较为突出的具有新意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从价值理论层面上揭示了经济理论争辩制度变迁正义性的基本动因,并从分析中国改革历史进程的特点中明确判断改革进步性的价值标准,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制度变迁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范畴的争辩,尤其是价值理论的争辩?为什么制度变迁需要从价值论的方面予以支持?(2)增长的制度变迁的动因应当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对制度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怎样的特殊说明?体制转型中的总量失衡有哪些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管理上有怎样的特殊性,注意总供给管理对转轨社会有怎样的意义,同时又有怎样的体制要求?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深化了对中国改革发展经验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中国经验对宏观经济理论做出了有特点的讨论。(3)最为重要的是关于中国的增长是否建立在效率提升基础上,因而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书不仅从产业结构质态演进和要素效率及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效率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而且特别考察了这种效率提升背后的体制改革的动因,进而对改革的必要和合理性做出了更为深刻的论证。正是这种对经济增长结构效率和全要素效率的强调,在宏观分析中,除考虑总需求外,特别强调了供给分析,并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均衡要求出发,对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政策倾向以及相应的微观基础的市场机制和秩序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