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纲领指南。
提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粮食生产面临尖锐矛盾,即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在世界排名中,我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排名仅位于第65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多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农业服务业、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究其原因,在于乡村振兴需要的现代化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偏低。
鉴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农村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大量乡村凋敝、生态环境恶化、传统文化衰落、农村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现实问题始终存在。这导致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转移,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缓慢,现代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替换传统要素,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需根本性提升,整体效率有待提高。
当前发展不平衡最大的短板和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现代化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乡村振兴在产量增加、生态改善、效益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存在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寻求投入和代价最低的技术与粮食生产模式,形成“人—地—产—村”融合发展模式。
无论是乡村综合环境的整治、乡村产业的振兴,还是乡村文化的繁荣首要在于创新资源的输入。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参与,推进新时代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加快向乡村流动,推进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破除创新要素流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增强要素流动的自由性和便利性,乡村将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的载体和热土。
促进生态、健康、绿色化、智能化要素进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数字农业布局与发展,结合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提升现代农业,实现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各环节的智能化应用,实施精细化农业,依托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旅文化融合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加强数字技术、电商平台与农业生产对接,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
农业资金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对于农业资金投入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农业投资的效益。因此,要有适当的政策倾斜,国家要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鼓励、税收减免和基金扶持等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向农业资源保护领域倾斜,有计划、分步骤地提供一定的信贷与金融支持政策,对农业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构建多元经营主体共享发展机制,增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产业链条转型升级。
从当前来看,全球农业产业竞争已经进入全产业链的比拼。因此,我国应该从“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战略高度,将新增补贴和支持覆盖到生产前的农业科研与生产后的产品加工环节,优化农业要素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配置,保障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最终增强我国农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简介
闫雨
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文化产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明比较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管理C模式》、《世界文明发展比较研究概论》、《全球文明体验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