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院长董志勇教授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了他对北京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对今年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董志勇认为,2023年,首都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回顾过去一年,董志勇表示,北京市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助力首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去年,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
放眼今年的经济工作,他表示,目前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首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良好支撑和许多有利条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强劲、有望稳中有进的趋势不会变。他提出,北京应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谈到北京大学参与助力首都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时,董志勇表示,北京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也是职责所在。他表示,北京大学将坚持以“未来研究”赋能“未来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专业人才储备,为首都经济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助力首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正在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院长董志勇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
新京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你对去年北京工作有何评价?
董志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首都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经济总量来看,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市场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性消费、升级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全市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在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带动下增长1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2.7亿元,增长4.8%。
从经济质效来看,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3年,北京蝉联自然全球科研城市第一,北京以411人次“高被引科学家”首次位居全球城市首位,北京研发投入强度也稳居全国首位,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此外,价格运行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涉及电信、健康医疗、金融、文化教育、专业五大服务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北京示范区设立以来,积极发挥溢出效应,引领了全国的服务业开放。
此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52元,名义增长5.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老旧小区改造、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项目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80%。
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下,首都经济回暖向上,交出亮眼成绩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
新京报:在你看来,2023年首都经济何以能够交出这样亮眼的成绩单?
董志勇:2023年北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离不开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基本盘,离不开北京市委、市政府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持续推动首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根本保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不断打通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堵点,综合施策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防风险促稳定等系列政策持续显效,在全国一盘棋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条件下,首都经济航船才能行稳致远。
其次,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是首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基础。基于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全产业链供给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的资源优势,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有利因素也为首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当全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首都经济也能在这些发展优势赋能中获得红利。
最后,首都经济不断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北京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积极发挥溢出效应。过去一年,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涉及电信、健康医疗、金融、文化教育、专业五大服务领域。
北京市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助力首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去年,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城一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发布上线,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支撑作用,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首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强劲、有望稳中有进的趋势不会变
新京报:对于当前首都经济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你怎么看?
董志勇:北京市具有显著的首都科教资源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具有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的潜力。从资源优势上看,北京有90多所高校,其中,2023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北京有四所高校入选全球机构Top100,此外,还有1000多家科研院所,1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两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人才智力优势上看,高校基础原创研究水平高,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还有大量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自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以来,北京地区聚集了全国近1/2“两院”院士、近1/3的“高被引”科学家。过去10年,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规模量级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等关键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队伍力量持续加强。如果能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人才引领驱动,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总能不断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首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明显上升。二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202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预计近30万人,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渠道还需持续拓展。
但总体而言,目前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首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良好支撑和许多有利条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强劲、有望稳中有进的趋势不会变。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为首都经济发展奠定基本盘。只要我们坚持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要素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一定有信心、有底气实现首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稳中有进。
新京报:在你看来,今年北京要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董志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一方面,要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市场主体,推动首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为此,第一,要落实宏观政策调控保增长。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调控政策时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持续扩大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和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品牌培育引进力度,加快打造时尚消费新高地。第二,要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保就业。尤其重点关注应届大学生以及16-24岁的青年失业群体。在促进青年和大学生就业方面,建议政府为符合资质的企业招收大学新毕业生提供财政补贴,从而降低应届毕业生失业率,为人才的后续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第三,实施系列激励政策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实行减税、减租、延缓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等激励政策,从而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北京市应该充分发挥首都科教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面向全球招贤引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时,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补助购买专业服务,通过股权投资或“以赛代评”形式,支持符合开发区定位和相关产业政策、产业投资导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此外,着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为新兴产业提供专业人才储备,为首都经济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
新京报:北京大学应该如何参与到首都高质量发展中?
董志勇:北京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使命担当,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也是职责所在。
一方面,我们应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联合高校、政府、研究院、企业,融合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同时,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以“未来研究”赋能“未来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专业人才储备,为首都经济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助力首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此,要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和交流;联合近几年新成立的未来技术学院、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专注于以科技创新,链接未来经济发展;以现代农学院、海洋研究院等交叉研究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海洋强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蓝色经济,为首都经济开辟新兴增长点,并引领辐射全国。同时,深耕新药研发、医疗装备、关键技术等领域,打造集医学教育、临床医疗、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学中心,服务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更深层次融入首都建设的战略全局。去年也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北京大学全力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交流对话。
——转载自《新京报》
供稿:经济学系
美编:雨田
责编:度量、雨禾、初夏